我超喜歡的蕭一版本,冷戰時期蘇俄味十足,非常過癮。

我以前很喜歡一些「老成持重」的作品,好像古典音樂就要與「深度」相關。但後來覺得,聽作曲家年輕時的作品不也很好?那種活力與清新也很吸引人。

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一號交響曲就是我的最愛之一,完成於1925年7月,當時他才十九歲,在聖彼得堡音樂院就讀(當時改名為列寧格勒音樂院),這首交響曲是畢業作。

那時他過得並不好,除了受結核病困擾,必須去療養。幾年前父親去世,母親扛起家計,他也在電影院彈鋼琴貼補家用,這工作疲勞而沉悶,沒想到對方竟然沒付他薪水,好友也生了重病,第一號交響曲也因此在新鮮與活力中,多了些哀傷的氣氛。

完成後他沒給學校樂團演奏,而是直接給列寧格勒愛樂首席指揮馬爾可(Nikolai Malko)過目,馬爾可答應演出,首演大受歡迎,有評論家稱他為與莫札特一樣的天才,大指揮家華爾特也非常賞識這曲子,他就此成名,克服了逆境。

雖然是傳統的四樂章結構,但開始用弱音器的小號獨奏,以及有鋼琴部分則是前人少見的,整個曲子的音響不是厚重性的,而是比較纖細的,我覺得很有二0年代音樂的特色,有點新古典主義,有點無調,音響稀疏,常常省略了和弦音,浪漫時期的豐滿到此已慢慢被解構了...



聽以上的現場版本,這是由Paavo Järvi指揮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。剛開始的小號帶弱音器有點開玩笑或調皮的感覺(0:22),聽來像是升c小調,注意四度+三度的連續下降,低音管以搖曳的節奏獨奏與之纏繞(0:24)。豎笛又獨奏(0:39),再次強調了這四度+三度的連續下降感,引出前置主題的元素(0:54),然後法國號與長號的安靜和絃(1:02),好像是B大調? 


但很快就發現被騙了,展開後反而停在G大調(1:33),但隨即升半音到降A大調,前置主題出現(1:35),作用是引出第一主題,先是半音上升,然後連三個半音下降(1:41,這也是第三樂章的特色)。前奏又回來,第一主題就以降A大調關係調f小調出現(樂章主調來了,2:05),是個進行曲的音型,也有連三個半音下降(2:07),用的是前奏的搖曳節奏,出現的號聲(2:33)後面樂章還會有。 

安靜下來後,轉回降A大調,第二主題出現(3:12),是個獨奏長笛吹出的寂寞旋律,常有大跳,讓人想起了史特拉汶斯基的「彼得洛希卡」,感覺像是獨舞,常升第四級音類似里底亞調式。也有前奏那的連續下降四度+三度,只是成了三度+四度,這是全曲最美的旋律,小號也吹出了重要的連三個半音下降動機(4:04),巧妙結束呈示部。 


發展部剛開始,小提琴就被分成十部,中提琴也有五部,音響更加「細疏」,小提琴奏出了前置主題(4:23),然後是前奏那調皮的主題(4:37),接到第二主題前半(5:04),引出了第一主題(5:15),號聲出現(5:29),與小鼓等樂器引發了高潮,法國號奏出第二主題的變奏音型(5:38),直到小號也奏出前奏的調皮主題(5:54),以及第一主題(6:04)。

再現部開始,第二主題這次是F大調(6:23),經過不同樂器演奏後,低音偷偷奏出第一主題,若是他後期的作品常會以這樣寂寞的「獨舞」結束,但尾聲出了狀況~由進行曲式的第一主題開始(7:32),又到達軍樂般的高潮,鼓聲連打,前奏出現(8:25),長笛的上升暗示全曲最後結尾(8:34),短小的裝飾音也暗示最後樂章開頭(9:03),最後是以f小調結束,回到第一主題的調性,這樣的方式比後期更有活力。

完成第一號交響曲那年的蕭士塔高維契

第二樂章是快板,類似交響曲的詼諧曲,大致是ABA形式,A段主題並沒有太旋律性的東西,重要的反而是節奏(9:37),那種開玩笑似的長-短-短-長-長的節奏非常重要,頗類似他日後常愛用的「滾動節奏」。又出現了第一樂章的連三個半音下降動機(9:40),還有鋼琴那滑稽的向下音階,滿明確的a小調,一再重複的主題讓人覺得好像是蜘蛛在爬...

然後是主音a的屬音e的弦樂顫音(10:27),B段主題開始(10:28),是e小調,很平靜,像是爬到了上面停留踱步。常帶著小鼓聲。這主題一再重複,還常帶著e的弦樂顫音,以及大鼓(12:26),A段就回來了(又開始爬了),經過一陣天旋地轉後,A段主要節奏,與B段主題(銅管)結合(13:20),展現他的大膽手法,在傳統詼諧曲是很少見的。 

鋼琴彈出a小調和絃(13:43),第二小提琴又一直奏出e音(13:58),與兩聲不和諧的鋼琴和絃衝撞後(14:18),以加上弦樂泛音的a小調空心五度和弦結束。


第三樂章剛開始的雙簧管旋律(15:28),就是第一主題,讓人想到第一樂章第一主題,常帶有連續三次的半音下降(又來了),第一音f聽來好像是降D大調,但馬上降半音,成了降d小調,但隨後調性不斷變化,很難捉摸,但連續三次的半音下降是特色啦~

然後弦樂奏出好像華格納「崔斯坦與伊索德」的開頭旋律(16:45),表現出一種陰暗的熱情,與第一樂章那前置主題相關,也有連續三次半音下降(16:46),然後是很像第一樂章的號聲再現(17:16),但這裡是有一種下壓的感覺...
 


第一主題又出現(17:38),比前面高了八度,因此更熱情,夾雜了多次的下壓號聲,這節奏發展成雙簧管吹出的第二主題(19:12),這很明顯是第一主題的變體,下壓號聲又出現了,銅管再次演奏第二主題(20:18)。

當第一主題回來時,是由小提琴獨奏(21:20),配合下壓號聲(21:51),大提琴演奏「崔斯坦與伊索德」的旋律,第二主題在弱音器的小號上浮現(22:46),好像幽靈一般,最後以木管演奏第一主題前半(23:29),結合弦樂演奏下壓號聲結束(23:46),回到最初的降D大調,弦樂分十五部讓音響有單薄感,更有游離的氣氛,這樂章預示了他未來的慢板風格~常常是陰暗,甚至雪花紛飛的。

也是1925的照片

第四樂章剛開始是漸強的小鼓聲(24:14),三連音半音上升(24:21),一轉前面常出現的三連半音下降,鑼與鈸一敲,長笛奏出神秘的旋律,剛開始是E大調的七和絃(24:25),大提琴在低音升半音重複此旋律。

繼之而來的雙簧管旋律讓人想到第三樂章的第一主題(24:43),同樣有三連半音下降,大提琴又奏出上一樂章的「崔斯坦與伊索德」開頭動機(25:26),幾次上升後接到第一主題(26:18),這是個滾動的節奏,一堆半音階,搭配鈸聲,也同樣有上升音型,這是此樂章的特色。 

第一主題到達高潮(26:32),又可聽到全樂團包括樂器演奏顫音(26:47),在這樣的激烈中,弦樂高聲奏出第二主題(27:02),有點喧鬧,轉到A大調,這其實就是那前奏的雙簧管旋律,結束卻在c小調。隨後小提琴再次柔性的演奏第二主題(27:28),與剛剛成為強烈對比,又可聽到開頭的三連音半音上升下降(29:41),直到第一主題再起(29:57)。

發展部開始,在滾動中達到高潮,法國號奏出第二主題(30:12),與第一主題合而為一,這又是老蕭日後愛的手法。前奏的三連音半音上升動機也變奏,到達高潮(30:36),長號奏出「崔斯坦與伊索德」開頭動機(30:45),巧妙的結合,最後像是停在E大調的十一和弦上,但瞬間即止。


定音鼓奏出上升音階(31:07),再現部開始,不只強調此樂章主要元素,還有把第三樂章那下壓號聲反轉的意義,只是這裡e音降了半音,有點被壓抑。

第二主題又由弦樂細膩的奏出(31:52),回到了f小調,然後可以不斷聽到此上升動機(33:05),降e音順勢升了半音,到達E音,第二主題就以E大調壯大奏出(33:33),又升半音轉到F大調(34:01),上升動機乘著F大調的屬七和絃(34:12),進到F大調主和弦(34:22),本該就以此調光明結束,但竟然安排了一個F音上的半減七和絃(33:40),反而有點懸疑的氣氛,只能說年輕的老蕭真是多變,也是全曲我最愛的和絃。


當時的蘇俄在共產革命內亂停止後,以及史達林排除異己大舉整肅之前,出現了藝術上的榮景,蕭士塔高維契也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由創作,這是他最美好的時代,到了三0年代後,可能畏懼被整肅,作品不復有這時的創意與大膽,蘇俄的「莫札特」無法盡展所長,也是現代音樂最大的損失。


文/總譜註解:夏爾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夏爾克 的頭像
    夏爾克

    夏爾克的音樂故事

    夏爾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